原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中北大学有着光荣的红色基因和深厚的军工文化底蕴,学校前身是我党我军创办的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学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决贯彻落实省委部署,珍视“人民兵工第一校”的创校初心,以红色军工传统为基,培育出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进取意识”为内涵的办学传统,致知于行的实践创新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以办学传统为本,以红色文化为抓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完善凝心铸魂工程矩阵设计,不断创新红色文化育人途径,铸魂固本,成功探索出了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之路,为红色文化育人作出高校贡献。
一、红色初心薪火相传,红色血脉源远流长
中北大学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精神要求基础上,持续加强红色文化传承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解决好师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汇聚一批信仰坚定的科技精英,吹响了我党我军科教强军的第一声号角。时任八路军军工部部长的刘鼎担任学校首任校长,习仲勋同志曾为其题词“兵工泰斗,统战功臣”。以刘鼎校长为代表的创校先贤都是学贯中西,历经战火洗礼,依然信仰坚定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登高远望,务实奉献的爱国精神和自力更生、严谨求实的创新精神为学校留下了强大的红色基因,引领着学校在82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服务国防、服务地方,不忘“人民兵工第一校”创校初心,始终坚持弘扬军工文化特色,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科教强军传统,赓续红色基因血脉。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学校始终坚持铸魂固本、以文化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服务国防军工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在红色文化育人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文化成果,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中国军工文化艺术团、中国军工文化园、中国军工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三项国家级军工文化品牌认证的高校。在今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学校被列为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的加快“双一流”建设高校,这为学校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育人的示范作用,引领和推动红色文化育人工作,在省内人才培养和文化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精神支撑。
二、军工文化固本培基,红色思政铸魂育人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校充分发扬军工高校的光荣红色传统,开发更多优质的思政在线课程,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着力培养“又红又专”的创新人才。在此基础上,学校推广成功经验,加强红色文化育人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省内红色育人资源联动,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人才培养工作作出更大贡献,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进之中,发展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一代代中北人薪火相传,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秉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82年的红色传承,中北大学依托“人民兵工第一校”的深厚底蕴,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理工人才,在地方经济、航空航天、兵器科学、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中北人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源于其多年深受红色军工特质文化熏染,践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军工理念,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稳健发展,助力实现百年强军目标。
学校以军工专业创校,目前已经发展为工、理、文、经、管、法、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而浓郁的军工文化氛围,始终渗透到了各学科中,形成了鲜明的军工 特色。学校依托深厚的红色军工文化底蕴,将一代代中北人、兵工人在军工科研领域开拓奋进的故事和精神融入学科知识的讲解,打造了一系列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了协同效应,两类课程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学校推出的“大国兵器”思政金课入选全国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凝练红色思政育人模式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入选中宣部2022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典型案例汇编。
三、红色思政走出校门,开放办学以文化人
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资源的作用,持续推动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创新和发展,组织更多文化展览、文艺展演等育人、惠民的文化活动,为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文化欣赏、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同时加大力度开展文化研究,加强红色文化育人创新和发展的理论研究、数字赋能和实践探索,为红色文化育人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
学校在线下课堂持续创新课程思政的基础上,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打造优质思政公开课程,面向更大的范围推广,扩大课程影响力。近两年来,学校创建了的《大国兵器》《人民军工》《人民英雄》《人民至上》《大美三晋》《机械原理》等思政课程,且多被认定为省一流课程,受到各大在线教学平台和高校的欢迎,《“五位一体、五维协同、五育耦合”大学生综合国防素质课程群育人体系的构建》成果荣获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开课5学期,累计选课1.36万人,累计学校34所,累计互动7.26万次,在全球最大的学分课程共享平台智慧树中北大学“人民军工”思政示范课页面,可以直观感受该课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了彰显军工特色,学校还在通识教育选修课中专设了“军工与国防”类课程,目前线上线下共有47门供学生选修,极大提升红色文化育人成效。中国军工文化园也通过接待访客、游客和学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学校基于“人民兵工第一校”的发展历史和创校先贤的革命经历,创作了系列红色故事微视频,一经上线,就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2023年,学校推出的“人民兵工第一校创校故事”“首任校长红色故事集”等系列微视频全网访问量突破250万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持续提升红色文化育人的投入和贡献。学校依托中北军工文化艺术团、中国军工文化园、中国军工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三项国家认定的文化品牌,通过优秀红色文艺节目展演和红色文旅接待将学校的红色文化底蕴融入文明创建风尚,将天然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红色传统,以及分布于各行各业各地的杰出校友事迹,通过文艺节目和人文景观传递精神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和社会的文化风尚。学校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力量,将一代代师生坚定信仰、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坚韧进取的精神通过课程思政、红色故事微视频、红色文化景观等开放办学的形式传播,发挥了良好的育人作用。
四、创新实践使命传承,开拓创新后继有人
坚持以红色文化与军工文化建设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创新开展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践行“致知于行”的校训精神,科教救国的实干精神,凝练形成了学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特色优势,创新文化育人路径,将红色文化育人的成果,更多的转化为学生优秀的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
学校积极组织大学生暑期校外的红色文化调研实践活动,每年暑期均有几十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到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遗址或红色文化展馆进行走访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开展直播活动,拍摄宣讲视频,在自己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同时,也积极地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每年的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 ”“挑战杯”等大型赛事活动,学校都积极组织学生申报红色文化项目,帮助大学生参与红色文化育人与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这既能锻炼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红色资源促进了地方经济或文化事业的发展。学校还充分发挥通识教育的第二课堂作用,通过“书香中北大讲堂”以及“知行书院”等通识教育平台,组织红色文化宣讲活动,举办红色经典文化讲座,组织红色文化研究团队,积极申报红色文化课题,配合地方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专业优势传播红色文化,并且结合当地经济与产业现状,帮助革命老区进行红色文旅项目规划和建设,帮助老区人民走向乡村振兴之路。学校建有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马克思书屋,专设了国防军事图书收藏室,依托长治武乡、黎城、晋中左权等地办学旧址的红色资源创建了多处校外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丰富的校内校外资源拓展出的红色文化育人场域,形成了红色文化育人合力,更好地营造出浓郁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厚植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踔厉奋进的拼搏精神。
面向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珍视“人民兵工第一校”的红色基因,深入挖掘和提炼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提炼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校红色文化育人的话语和叙事体系,讲好红色故事、传播好主流声音,不断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在红色文化育人创新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山西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北力量。(作者系中北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来源:学习强国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