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伟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敌人武力和文化的双重侵略,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八路军与各抗日武装开展对敌武装斗争的同时,也在各地迅速组成一支支以政治宣传、文化动员、艺术演出和新闻出版为重心的文化队伍,宣传抗日主张,揭发日本侵略者的罪恶。
1939年5月4日,晋东南文化教育界统一战线组织——晋东南文化教育界抗日救国总会(以下简称文救总会)成立;7月,文救总会从沁县迁移到武乡县下北漳村。下北漳村遂成为党的文化教育领导机构驻地,也成为一大批文学艺术精英的聚集地。
1940年1月1日,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在武乡下北漳成立,校长为李伯钊,下设三个文艺团体,分别是鲁艺实验剧团、鲁艺文化工作团、鲁艺木刻工作团。在此前后,徐懋庸、苗培时、刘白羽等大批著名文化艺术界人士先后来到太行根据地,来到下北漳村,投身到根据地的抗战文化运动中。
1939年至1941年,下北漳村成为太行抗战前沿的文化中心。在文救总会的领导和推动下,晋东南各级文化领导机构相继建立,一个遍及晋冀豫边区的抗战文化网基本形成,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以抗日救国为中心任务的文化教育统一战线。
在文艺队伍方面,地方各级和部队各单位纷纷组织剧团、文工团和抗战宣传队,仅以演出话剧为主的剧团就达26个。这些抗日文艺团体积极开展敌后抗日宣传活动,成为抗战宣传动员的一支支坚强力量。
在太行根据地群众文化教育培训方面,农村有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非常活跃。各村墙上到处张贴刷写大字标语,宣传团结抗日;村村办有多幅黑板报,表扬好人好事;村村有义务教员,组织识字班,且每逢三、六、九日要给青年上文化课,壮年和老年逢五排十黑夜上民校,义务教员给大家讲报纸上的胜利消息和反迷信等科学知识。群众文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落实,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有力地推动了根据地抗日工作。
1940年,朱德总司令在《三年来华北宣传战中的艺术工作》讲话中,号召包括美术在内的广大文艺干部,必须加强艺术的战斗性,给敌人以有力的反击:“在文化运动和宣传战中战胜日本,要靠你们。创造光辉灿烂的新民主主义的艺术,也要靠你们。”
文救总会积极响应朱总司令的号召,先后在太南、太北、太岳、冀西成立办事处,各县设文救会,村建文救小组,还编印出版了多种油印刊物和大量救亡剧本、街头诗选、冬学课本、反“扫荡”报告丛刊等书刊。同时,指导组织并先后成立晋东南文协、剧协、音协、美协和木刻协会、太行诗歌社等专业文化团体,并吸收它们加入文救总会组织,更加壮大了文救总会的实力和声势。其间,文救总会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座谈会、讨论会,宣传抗战、动员民众,形式热烈,内容扎实,影响很大。与此同时,文救总会大力倡导上演新戏、扭秧歌,编排的新戏《打蟠龙》《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幽默风趣,感人至深,产生了积极影响。刻印木刻画和漫画活动也蓬勃开展起来,如印制的一边是八路军、一边是民兵的《新门神》得到老百姓认可,数次加印到一万余份仍供不应求。
文救总会不仅活跃于人民群众中,而且积极开展对敌宣传。1941年8月,129师下达了“关于开展敌伪工作,粉碎抓丁”的指示。同年底,晋冀豫边区党委和冀南军区作出关于“各项成立对敌工作站”的决定,此后,部队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刻宣传版画、张贴宣传标语,对敌喊话“你们的父母妻儿等着你们回家,你们把命丢在这异国他乡不值得”“天皇在家享福,你们在外替他卖命”“八路军优待俘虏”等,动摇敌人军心,瓦解敌人士气。
1941年1月,文救总会更名为晋东南文化界救国联合会,简称晋东南文联;9月,改称为晋冀豫文联。1942年9月,以邓小平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太行分局成立后,文联便正式冠以“太行文联”的称谓,并一直延续到1949年。
文救总会在太行山上党地区这块英雄的土地上共延续发展了长达11年时间。其间,大小战役频繁发生,物质条件极为艰苦,但文化战线的重要组织仍坚持创办、出版、发行了12种文艺刊物,准确贯彻上级党委和抗日政府的大政方针,紧密地配合八路军的武装行动,宣扬抗日救国和科学民主的进步思想,启迪教育民众,普及文化知识,引领时代文化和创作导向。文救总会不仅在当时肩负宣传抗日救亡的重任,还积累了大量的宣传思想及文化建设经验。1942年5月2日至23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会议前夕,李伯钊等大批文艺界代表提前回到延安,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亲切接见。毛泽东同志了解到根据地文艺活动与当地民俗和文艺紧密结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得如火如荼时,非常高兴,勉励大家再接再厉,继续奋斗。